讀書報告---再見,黑鳥
**個人評價等級:$$$$$---精采絕倫,非看不可;
$$$$---絕妙好文,不看可惜;
$$$---水準之作,值得一看;
$$---內容泛泛,看君隨意;
讀書報告---再見,黑鳥
**個人評價等級:$$$$$---精采絕倫,非看不可;
$$$$---絕妙好文,不看可惜;
$$$---水準之作,值得一看;
$$---內容泛泛,看君隨意;
殊途同歸的趣味
想像力永遠在現實之前
在小說文學的世界裡,我們必須承認,作者的想像力永遠是豐富且無可限量的。有「科幻小說之父」稱號的法國作家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的作品如『海底兩萬里』、『從地球到月球』、『地心探險記』乃至『環遊世界八十天』等科幻冒險小說,雖然創作出版的年代在距今的一百多年前,而書中的故事到了今日來看,雖然沒有完全成真,但是我們卻可以發現,有許多後來科學上創意無窮的創舉,無疑的是受到了他的小說的啟發才會發生。所以小說家看似天馬行空的想像故事,卻很可能是未來發生在現實社會的事情,因此社會上有些衛道人士常常用「荒誕不經」和「胡說八道」來形容小說和其創作者,其實只是昧於其個人的短視近利所限制或者不願意面對想像力超越了真實的情況罷了。
破繭之後的蝴蝶
如果要問這幾年之中,在台灣出版翻譯作品的日本推理作家裏面誰最火紅?這個題目的答案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東野圭吾!在這兩年之中,台灣推理書市竟然有臉譜、獨步、皇冠、高寶和台灣東販五家出版社競相出版他的小說作品。根據我個人的記憶,上次台灣推理書市有這種盛況是在二十幾年前,當時許多出版社競相出版赤川次郎的推理小說,但是當時日本作品是無著作權和版權觀念的年代啊!所以這真的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紀錄,台灣的眾家出版社如此捧場地爭相推出他的作品。甚至在2010年一年中東野圭吾竟然有10本(包括兩本改版書)作品在台灣出版,可見其火紅的程度!
初登板的感動
2010年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門話題之一應該是國聯東區華盛頓國民隊的選秀狀元史特拉斯堡(Stephen Strasburg)何時初登板!雖然初登板時的表現好壞不能說明甚麼事,但是當將來有所成就的時候,那就將是不得不記載的場面了。名偵探福爾摩斯初登板的第一本小說『血字的研究』當時雖然沒有暢銷大賣而造成轟動,但是福爾摩斯問華生醫生那一句:「你從阿富汗來?」則可謂石破天驚,膾炙人口!而2010年六月台灣則同時出版了日本古典本格兩大名偵探的初登板作品,明智小五郎的『D坂殺人事件』和金田一耕助的『本陣殺人事件』,說是巧合卻也不為過。而初登板的兩人,在外型上實在有極驚人的相似,同樣一頭鳥巢般的亂髮,削瘦的身材穿上棉布和服,興奮時猛抓頭髮!幸好,後來明智小五郎西洋紳士化了,否則就很難區分這兩人了。
其中,金田一耕助的『本陣殺人事件』的意義更是不同。當年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所打壓的所謂「敵國文學」---偵探小說,在戰後得以復興的契機之一,正是橫溝正史創作了金田一耕助的『本陣殺人事件』!由於這本書出版造成了讀者之間的轟動,就此揭開了古典浪漫本格偵探小說的創作風潮。不妨這麼說,讓戰前戰後日本偵探小說做一清楚切割的分水嶺,正是這一本金田一耕助初登板的『本陣殺人事件』!
『本陣殺人事件』在偵探推理小說中是所謂「密室詭計」,在橫溝正史精心的設計之下,把這詭計發揮的淋漓盡致,讀者要能成功解謎的機會真的不大;在加上發生在日式古老旅館的故事鋪陳,那種華麗的詭譎恐怖氣氛足以讓後來的鬼怪電影相形見絀了。當然以如今的眼光,所謂3D特效已經氾濫成災,『本陣殺人事件』可給于讀者的刺激又在何處呢?閱讀的趣味就在於進入作者設定的場景之中,因此讀者也應該是書中所設定的年代去享受。否則,『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張飛這些「一騎當千」的所謂的萬人敵,在現代化槍械面前豈非不值一提了?
讀書報告---死者喝的水
**個人評價等級:$$$$$---精采絕倫,非看不可;
$$$$---絕妙好文,不看可惜;
$$$---水準之作,值得一看;
$$---內容泛泛,看君隨意;
這本書怎麼說,應該是算在科幻小說的範疇,和奇幻、武俠小說類似,這種不是貼近現實的小說,最需要的是能說服讀者。艾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大定律』根本只是小說家言,結果好像變成了以後人類發展機器人的指導原則。小說家的豐富想像力有時候真的是人類的偉大資產,從古典的科幻小說以降,幾乎是讓後代的科學家有著發展的方向,像『登陸月球』這件事也是這樣來的。本書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生化人這個槪念,伊格言先生有些投機取巧地把生化人概念用的理所當然,但是學科學的人都知道『物質不滅定律』!以醫學的觀念而言,複製動物乃至人類並不困難,但是縮短複製動物的成長時間是不可能的事吧。人體的各方面器官與系統的成長與地球重力對抗更是重中之重!作者躲掉了這個坎,卻讓讀者要深思這個問題,如果真的有生化人的技術,我們要發展嗎?人類是愚蠢的,當然有可能製造出低一等的動物---生化人,但是這種除了感情淡薄,卻與一般人類無異的東西,只是庸人自擾而已;其實和利用無性生殖而製造出來的人類,若沒有家庭生活的感召而成長的人有何差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生化人有沒有呢?如果沒有卻有人的形體那就不是人了!因此這種並沒有多大的好處的發明有用嗎?機器人不會累又有蠻力,生化人一樣會生老病死,了視同奴隸外又能提供甚麼?黑奴是以膚色來區分和白人的不同,生化人又怎麼區分?此外,縱使可以製造生化人,那又要以誰的DNA圖譜為基礎呢?這是這本書不能說服我的地方。
本書的故事其實很單純也有些古老,一言以敝之就是間諜與反間諜的鬥法在加上新的外衣包裹而已;退一步來說,開頭的那些偽專家之言,一大堆的資料,有真有假的注釋其實都為了鋪陳這個鬥爭的正當性與合理性罷了。讀者在一開始應該會被那些作者編造的資料所吸引。雖然版權頁的說明告訴讀者說可以不用看注釋,卻又說是小說的一部分,其實讀者不讀不僅無法體會這本小說,還真的會看不下去這本書!最慘的是,這些注釋有真有假,假的又非常巧妙,甚至可以說是一篇短篇小說的極佳素材;真的卻又像『血腦障壁』,一般人不看注釋,卻不能懂這個讓醫藥工作者又愛又恨的真實人體構造,它還很重要!
作者說故事的功力很高,佈局也相當精彩,構思亦很新奇;但是科幻小說與推理小說的共同之處就是『邏輯要合理』,這一點倒是和奇幻或武俠小說不太一樣,這方面作者倒是有所缺失。我當時一看到書名,我就想佛洛伊德怎麼辦?作者在說故事時,把『夢』做為一個突破口,但是實際上『夢』有真有假,有現實,有虛幻,有編造。如果要說因為生化人沒有童年或感情淡薄,所以在『作夢』這方面有缺失就太一廂情願了吧,這也是本書比較可惜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本書以閱讀享受度而言還是屬於上乘之作。
二月份因為卡了一個過年因此讀書速度也就因此慢了下來。
02.01 【小說】《殘酷遊戲》維琪.漢德/超邁:尚未閱讀。
02.01 【小說】《完美嫌犯》李查德/皇冠:83分,一本告訴所有讀者,科技宛如一把兩面刃,在犯罪偵查方面,可以幫助官方偵查,卻也可以幫助罪犯嫁禍於人。本書宛如現代版的『雷神橋命案』,讓人知道有時候科技也可以被用來為惡,而且一切都是先入為主的禍。
02.05 【小說】《謀殺現場》徐濤/木馬:77分,應該說推理小說會反映出作者所在國家的社會環境,瑞典有瑞典的味道,而本書則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味道。懸疑的成分或許有,但是推理成分真的不多,也有相當程度的想當然爾的味道,誤導也不是很成功。
2010年元月的好書相當多,水準很整齊,值得好好敗家一下。而那些尚未閱讀的書一旦讀完就會補充上去,2009年的12月份和11月份乃至以前的書也是如此。
01.01【小說】《美人捲珠簾》林佛兒/印刻:77分,應該是台灣推理史上的第一本長篇推理小說,分類應該是疑似社會派,在當時的時空之下,作者把場景設在韓國,其實如果以中國為背景則更加符合如今的社會型態,到真的有些預言性質了。
01.01 【小說】《島嶼謀殺案》林佛兒/印刻:74分,這本作品應該說是三篇略具雛型的短篇推理小說集。當然,以現今的眼光是不太合格的推理小說,但在約三十年前的台灣那就不是很簡單了。
01.01 【小說】《國球的眼淚》秀霖/大旗:79分,我要作證,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去年底的假球案還沒發生,但是中華職棒的假球案是眾所皆知的事,作者只是點出了一個小方向而已,不夠深入。有太多的失誤和投手爆已經不能用緊張或無心來形容了。
這是我看過的今年的書中挑的,因為個人能力不足,沒有全部讀完,所以只有我讀過的範圍內的作品,依然東西洋分開.不分排名,只依出版月份先後順序:
【1】日本篇:
(1)《震度0》橫山秀夫/皇冠
(2)《啤酒之家的冒險》西澤保彥/尖端
(3)《絡新婦之理 上下》京極夏彥/獨步
以前的每年十二月,出書量都會因聖誕卡而被排擠,現在聖誕卡少了書卻多了,甚至有些書連明儀書店都還沒有進貨,我會持續看和買,且隨時訂正12個月的新書評價。而接了京極夏彥的新書試讀本更讓閱讀速度不堪回首。利用連續假期好好加速吧。
12.01 【小說】《終末的愚者》伊坂幸太郎/尖端:79分,短篇連作集,故事主題很明確,確實是伊坂的風格。
12.02 【小說】《鬼火之家》貴志祐介/臺灣角川:尚未閱讀。
12.03 【小說】《蘿莉的祕密》凱琳.史勞特/臉譜:80分,本書承接著『盲視』那本書,緊張懸疑且知識豐富,好看。
12.03 【小說】《餡餅的秘密》/漫遊者:79分,佈局精巧且頗為幽默,推理亦佳,不宜錯過。
01.01 【小說】《樂園》宮部美幸/獨步:81分,模仿犯衍生出來的故事,中心思想倒是一貫的,還是好看。
01.01 【小說】《玫瑰迷宮》泰塔妮亞.哈迪/遠流:79分,再一片仿達文西密碼書中,算是有新意的作品,只是有些無巧不成書。
01.01 【小說】《龍骨》馮麗莎/高寶:77分,把場景設在中國,有些新意,但推理則普通了些。
01.02 【小說】《第五瓶血罐》麥可.帕默/商周:80分,醫學懸疑小說一向扣人心弦,想緊張一下正好。
01.08 【小說】《啤酒之家的冒險》西澤保彥/尖端:82分,非常精采的純推理,太好看了,不要錯過。
02.04 【小說】《盜圖賊》希瑟.泰洛爾/三采:尚未閱讀。
02.05 【小說】《愛麗絲與蘿妮》蘿拉.李普曼/漫遊者::尚未閱讀。
02.05 【小說】《絡新婦之理 上下》京極夏彥/獨步:82分,京極堂系列越來越重視推理性,撇開雜學不說,真的好看。
02.16 【小說】《模擬刺客》李查德/皇冠:80分,鬥智鬥力都可以讓人大呼過癮的超娛樂小說,推理性反而弱了些。
02.16 【小說】《迴廊亭殺人事件》東野圭吾/皇冠:78分,本書的重要性再於作者在當時創作環境下的轉型之作。
對於在三十年前開始接觸推理小說的我而言,松本清張這個名字完全是不能忽視的存在;畢竟如今回想起來,他是我們這個世代的推理小說讀者所遇見的第一個名符其實的推理小說大師,這是無庸置疑的。他的成名作「點與線」和「零的焦點」(舊名:焦點)是我最先閱讀的兩本作品,而另外一本成名作「眼之壁」(舊名:少女復仇記)竟然是在前兩本書閱讀完的數年之後,由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才得以閱讀,完全突顯了當時台灣在未取得版權的情形下任意出版的問題,而毫無系統地搶著出版書籍,對於作者、譯者和讀者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原作者甚至連自己的書被翻譯都不知道,當然無版稅收入:譯者常常因為出版社老闆的要求,不重要的部分就跳過去而有節譯的情形;至於讀者不僅讀到的是刪節本小說,更是毫無系統可言,當然不用說甚麼導讀和對作者的介紹和了解。最誇張的是各家出版社都一窩蜂的搶著出版,例如推理作家藍霄最欣賞的松本清張作品「砂之器」,當時竟然在市面上有三、四個版本,而除了故事主軸外皆或多或少有節譯,完全感受不到松本清張的作品優美之處!如今像獨步出版社這樣對推理小說的出版方式還真的是現在讀者的幸福。
松本清張曾經被稱為那個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無疑的其作品真正深受歡迎,而他的作品能夠引起日本大眾的共鳴並不是以譁眾取寵去獲得!他的文筆洗鍊且作品風格優美是公認且無庸置疑的。以前我常喜歡在推理迷的聚會上出個小謎題,松本清張是因為得過日本的那一個文學賞而步入文壇?有些同好都會誤以為是大眾文學的『直木賞』,其實他是以「某『小倉日記』傳」獲得純文學的『芥川賞』而躍登文壇的。松本清張之所以會成為『國民作家』是因為他的作品可以深入人心引起一般讀者的共鳴和欣賞;曾經有很多資料都有記載,當時日本的報紙如果沒有松本清張的小說連載就會被讀者視為不入流而被停訂,而編輯苦守在他家客廳等稿件由二樓書房以籃子傳下來的情形亦可謂蔚為奇觀!
. 那麼松本清張的作品魅力來源為何呢?在當時的日本,剛從二次世界大戰戰敗而被美軍佔領託管中掙脫,且由於拜韓戰爆發所賜,而社會經濟情況開始從泥沼中復甦乃至起飛,甚至進而欲在1964年舉辦東京奧運,好像要告訴世人日本已經重新站起來,而社會上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已經完全擺脫了戰敗國的陰影,政府施政有為,人民生活幸福的景象足以令人羨慕。但是松本清張氏在1957年開始卻利用「點與線」、「零之焦點」和「眼之壁」這三本小說,如同鋒利的一把刀劃破了這些假象,把所有光彩背後的黑暗面完全暴露出來,而這也正是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的起源!松本清張利用他的健筆告訴讀者,這些風光表面的背後是日本人民的血淚,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去迎合美國佔領軍,默默忍受官僚的顢頇無能以求得溫飽,辛苦地工作換來的卻是稅金被黑心政客任意揮霍,呆呆地尋求司法救助換來的卻是玩法者得意洋洋的譏笑!松本清張筆下所揭發的社會黑暗面和官僚與司法的惡質性確有其事,因為這些作品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內心共鳴,甚至可以說松本清張將他們不忍言且不敢言的憤怒表達了出來。如果松本清張所描述的只是個案或並無其事,自然引不起那麼大的風潮了,所以他所受到的讀者支持正好反證了在粉飾太平背後的真相之不堪。
日本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常常被有識之士說是『始於清張,終於清張』,並不是沒有人願意去學松本清張,而是有些模仿者無法把握那個精髓,也就是只呈現黑暗面且留給讀者思考的空間,反而常常太過於譁眾取寵,甚至加油添醋地去誇大、去批評,反而讓讀者對這種小說敬而遠之。推理小說如果失去了『推理』這個要素,又以小說那種有點誇張的筆法來寫社會的黑暗面,不僅價值不如報導文學,連要表達的核心主軸可能都會失去了,也就如同傅博老師所批評的『風俗派』作品了。